2007年6月29日 星期五

奈思比:金磚四國 只有中國將興起

奈思比:金磚四國 只有中國將興起

更新日期: 2007/06/29 07:10 記者:記者陳珮馨/台北報導

趨勢大師約翰奈思比(John Naisbitt)綜觀全球局勢,看好中國大陸未來會迅速發展,他表示,「金磚四國」的巴西、俄國、印度都要劃掉,歐洲是日薄西山的地區,唯有中國大陸的興起大可預期。


奈思比昨(28)日出席天下遠見與經濟日報合辦的「大趨勢‧決勝未來」論壇,他說,放眼未來,私有化將是改變世界最大動力。兩岸勢必走向經濟整合,台灣政府應放手讓創業家發揮專長。


奈思比並且妙解「一國兩制」,他說,「一國兩制」其實是「一國一制」,是一個中國、香港制度,意即全中國都變成香港的資本主義制度。


「台灣人心中除了兩岸議題,沒有別的。」奈思比無奈地說。他強調,台灣要「加入世界」,未來趨勢是密切的經濟整合,台商資金不斷湧入中國大陸,未來在經濟層面上,兩岸一定會整合。他肯定中國人是天生的創業家,政府應該放手讓創業家發揮專長。


談及未來趨勢,奈思比強調「私有化」,私有化的對象包括壟斷之母—貨幣,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前主席葛林斯班曾經預言貨幣將全面私有化,奈思比說:「葛林斯班很果斷,但是我相信他。」


奈思比說,中央銀行是20世紀的產物,只有幫政府印鈔的功能,未來的銀行將能自己發行「私有的貨幣」,可以自行儲存價值,就像汽車、冰箱、黃金等,既然成為商品,就能彼此競爭。


他說,若要從經濟面了解世界,不能再用國內生產毛額(GDP)排序衡量國力,必須從產業的部門切入,也就是無疆界的「經濟域」,各國強盛的領域不同,可能是金融、製藥、科技等,未來不再是中國大陸和印度比,而是GE和西門子比較,因為政府不會創造商機,經濟成果是從企業來的。


奈思比解釋他對金磚四國的判斷,他指出,巴西屬社會主義,法規限制大,經濟改革未如期待;俄國的問題相當多;印度只有IT產業亮麗,1990年代至今,國會堅不接受經濟改革,基礎建設遠遠落後;至於歐洲,27個國家同床異夢,任何經濟改革的談判都不會成功。


中國大陸急速成長,身於全球化趨勢下,分權速度很快,中央政府權力下放得很明顯,「周邊」將是中國大陸未來的中心,現在有174個城市人口超過100萬,城市彼此競爭,搶建國際機場,每一年拜訪中國大陸,都發現新的變化。


中國大陸影響愈來愈大,不過,奈思比也指出,它不會取代美國,西方人看中國大陸,常有不真實的狂熱,認為中國大陸即將取代美國,但從數字看來,若是中國大陸每年經濟成長率10%,至少要35年才會達到美國的經濟規模。


前駐南非大使陸以正表示,中國消費型社會正成形,很值得重視,奈思比相當認同,表示中國大陸過去依賴出口,現在有強大的內需消費市場。


天下遠見創辦人高希均提出CHATS(中國、香港、澳門、新加坡、台灣)概念,奈思比認同。奈思比表示,台灣位於經濟活動蓬勃的中心點,應該善用地理優勢和人才。


「小,才是利基」,奈思比說,國家越大、政府干預越多、官僚體系越顢頇,全球經濟動力是中小企業主導,全球成長最快的商業型態,也是SOHO族的一人公司、網路企業,芬蘭、新加坡、奧地利都是小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