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6月20日 星期三

清醒麻醉內視鏡手術 出血性腦中風新療法

清醒麻醉內視鏡手術 出血性腦中風新療法

更新日期: 2007/06/20 11:21

(中 央社記者郝雪卿台中市二十日電)台中市一名六十一歲的男子因為出血性腦中風,右側肢體幾近全癱,由於患者意識清楚,依照過去是不進行手術,而是等血塊自行 吸收後再復健,但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腦中風中心主治醫師陳春忠則為患者採用最新的清醒麻醉內視鏡手術,迅速摘除血塊,病人幾天後就開始練習走路。


台中市一名六十一歲的男子,今年四月間突然出現手腳無力,送到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急診後,證實是出血性腦中風,右側肢體幾近全癱。當時他意識清楚,按照一般醫院的處置,這種情況並不進行手術,而是等血塊自行吸收後,再一步步復健。


陳 春忠指出,清醒麻醉顧名思義,就是在手術過程中,病人全程處於清醒狀態,不需做全身麻醉,甚至可以和醫師對話聊天。這種方式適合心肺功能欠佳,麻醉風險較 高的患者。事實上,局部麻醉是一個美好的起點,當病人的麻醉恢復期縮短,加上血塊提早抽出,等於腦部損傷的時間非常有限,這對恢復手腳功能乃至正常生活太 有幫助了。


開腦畢竟是大手術,多年來,出血性腦中風的血塊不大時,醫界傾向聽其自然,幾個月後終會吸收乾淨,這時再展開復健不遲。然而這個觀念已在顛覆中。


陳 春忠認為,一方面內視鏡手術發展成熟,開腦破壞的範圍減少,另一方面麻醉技術也有長足進步,兩相配合之下,摘除腦血塊就顯得一派輕鬆。換言之,從發病到展 開復健,其中的時間差壓縮到最短,復健效果會好很多,幸運者可以完全擺脫殘障的命運。例如這名六十一歲的患者現在已步伐穩健,絲毫看不出中風的痕跡。


陳春忠呼籲民眾,中風後應把握黃金三小時送醫,這對腦出血或腦梗塞病人都很受用。前者可以及時展開清醒麻醉內視鏡手術,後者則是趁早以藥物溶解血塊。無論如何,復健越早預後越好,應儘可能爭取時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