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8月2日 星期四

世界首例 植入電極協助腦傷昏迷患者恢復意識

世界首例 植入電極協助腦傷昏迷患者恢復意識

更新日期: 2007/08/02 07:05 記者:陳昶佑

(法新社巴黎一日電) 美國一名男子六年來癱瘓在床,幾乎陷入毫無知覺狀態,醫療團隊創全球首例,在這名男子嚴重受創的大腦中植入電極刺激大腦,讓病患能開口說話、進食,肢體甚至恢復動作。


這名三十八歲的病患遭受攻擊造成腦部受創,癱瘓在床,必須接受全天候看護,除了眼睛與手指可輕微移動,他的身體無法移動,也無法溝通。


美國醫療團隊在英國「自然期刊」中發表他們的治療方法,利用腦深層電刺激技術,將電極植入腦中,產生脈衝刺激中視丘,這個區域能協助調整大腦活動配合認知需求。


他們利用電腦繪圖、影像導引系統以及3D圖像繪製技術,來操縱電極在大腦中精確就定位,並與植入胸腔由程式控制的心律調節器的電池連結。


首席研究人員俄亥俄州克里維奇臨床基金會神經系統復原中心學者芮塞說,術後六個月病患出現「顯著且持續」改善。


病患現在可以利用語言與姿勢與親友互動,也能迅速回答問題。


此外,病患過去需要餵食管提供養分,但現在已能自行咀嚼吞嚥食物。


紐澤西州神經科學研究院甘迺迪詹森復健醫院神經心理學家賈奇諾說,十年來病患動也不能動,肌腱損傷更讓他無法做出動作,但如今病患可以做出一些複雜的動作,包括拿杯子喝水與梳頭髮。


紐約威爾康乃爾醫學院的醫生也參與此次手術,院方引述病患母親說,手術前他們對於病患復原根本不抱希望。


病患母親說:「現在我的兒子可以吃東西,可以表達自己,讓我知道他是否感到疼痛。他現在的生活品質是我們過去不敢想的。」


病患陷入所謂的「微意識狀態」(MCS),表面看來陷入昏睡,但診斷這類病患技術上與診斷陷入昏迷或永久植物人狀態的人不同。


陷入微意識狀態,有時會出現甦醒跡象,甚至可能透過簡單的聲音或訊號短暫進行溝通。


這種活動顯示大腦網絡仍發揮功能,理論上視丘扮演著關鍵的控制角色。


賈奇諾說:「我們的理論認為,鎖定這個區域的電脈衝,可以增加目前相當低的活動量。」


他說:「換句話說,我們認為訊號有助於驅動仍存在大腦中的語言與活動,我們只是促進大腦的效率與功能,幫助他們運作更順暢。」


腦深層電刺激通常用來改善帕金森氏症患者的症狀,目前美國正進行試驗,希望能用來治療癲癇、強迫症與憂鬱症。


然而,這是首度在陷入微意識狀態的病患身上使用這種技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