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7月22日 星期日

視網膜晶片 人體試驗搶爆

視網膜晶片 人體試驗搶爆

更新日期: 2007/07/22 16:30 記者:記者韓青秀/台北報導

今年6月,交通大學宣布將在台灣進行第一例的第二代「人工矽視網膜晶片」人體試驗,幫助後天失明的視障者重見光明,由於報名爭取受試的民眾非常多,交大決定向企業募款,希望把受試名額從原本的五名增至十名。


交大表示,人工矽視網膜晶片是戴上附有小型照相機的特殊眼鏡,在眼球內植入脈波產生晶片,透過脈波刺激神經,把視覺訊號傳到腦部,藉由這手術,全球約1200萬人可望重見光明,恢復視覺。交大與台大醫院、榮總及長庚醫院合作進行試驗,醫療團隊下個月將前往美國觀摩,預定年底和美國進行第二代同步試驗。


由 於患者報名踴躍,交大校長吳重雨表示,考慮將暫定的五名受試者擴大為十名,每人費用約需15萬元美元,因此預計將籌募150萬美元,相當於台幣5000萬 元。目前已獲得宏觀微電子董事長林坤禧、聯電榮譽副董事長宣明智等人的大力支持,將發動交大校友共同加入募款,甚至號召一家公司認養一名試驗病患。


吳重雨說,第二代的人工矽視網膜晶片計畫即將上路,將針對色素性視網膜炎及老年性黃斑部病變導致失明的病患,由於美國預計將進行60名實驗者,但台灣只規劃五名試驗名額,只要募款計畫順利,就能造福更多的病患。


但究竟要如何在眾多報名者中挑選試驗者?吳重雨指出,除了症狀較嚴重的病患外,必須視網膜細胞完好,且能夠清楚地描述或指認看見的物體,具有良好的表達能力,提供醫療人員追蹤術後狀況。


吳重雨表示,國內晶片研發技術在世界上首屈一指,未來量產上市後,將能快速降低成本,未來二、三年後,第二代矽視網膜晶片將能應用在各種視網膜疾病治療上,價格可降至二萬美元。


交大目前也成立智慧型仿生系統中心,展開第三代矽視網膜晶片研究,朝向研發能判斷色彩的人工矽視視網膜,預計五年後,只要在眼球植入晶片,不用再帶附照相機的眼鏡及小型電池系統,不但更簡單、方便,量產價格可望降至一萬美元以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