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14日 星期五

充電電池新時代!鋰電池即將被它取代?


充電電池新時代!鋰電池即將被它取代?
Knowing
許瓅文 2016-10-13 13:00

在手機和行動電源等鋰電池產品頻繁傳出爆炸案的同時,日本本田公司(Honda)與埼玉縣産技中心已攜手開發出了世界上第一款能實際應用的充電鎂電池。

終結鎂不能反覆充電的問題

鎂相對於鋰較為穩定,價格也較低廉,先前因為不能克服鎂在充放電的過程中性能迅速衰退,所以不能被利用,加上也有電解質太貴、不好製作等問題。但現在他們找到了能解決這項問題的材料──氧化釩,透過在正極混入氧化釩的方式,確保電池在多次氧化還原(充放電)之後,依舊保有穩定的性能,不發生衰退的情形。他們也在電解液中,加入科學家新發現的一種儲氫原料,使得電池更加環保,無毒害的同時成本也更低。另外也加入了可有效降低起火風險的有機物質,以提高鎂電池的安全性。

成大也做相關研究

其實,本田不是第一個把腦筋動到鎂身上的,各科技大國都有投入相關的研究。就台灣來說,早在2014年,成大洪飛義教授便發表過鎂電池的學術,甚至也已經委託相關技術工廠製造。雖然已持有專利,但當時他的研究團隊還未能解決電解液的問題,昂貴又高技術的電解液使得當時的這項專利並不能大量製造、造福社會。

鎂電池的優點:

1.成本低鋰電池96%(價格也就相對便宜)
2.只有鋰電池的一半大小
3.電容量高於傳統鋰電池812
4.充放電效率提高5
(電動自行車若使用鋰電池需充電3小時,但鎂電池僅需充電36分鐘)
5.更安全穩定
(鋰電池容易爆炸,碰到空氣會自燃,但鎂碰到空氣僅變成氧化鎂,也在電解液中加入降低起火風險的有機物質)
6.耐低溫、抗高溫
(根據洪飛義的團隊研究,電子產品若在攝氏負15度關機,鋰電池將無法再作用,但鎂電池則能在零下30度照常運作,在攝氏55度高溫之下也沒有問題)
7.循環性質優良
8.環保無毒害

本田:已掌握關鍵技術

由於MgH2的使用能使得放電量翻倍,因此鎂比鋰為更安全且更高效。而在本田技研所的評估之下,已有可靠數據顯示,鎂電池的安全性與壽命方面都不亞於鋰電池,他們表示,已經掌握鎂薄膜電極及鎂粉末電極等相關關鍵技術,將與多家電池廠商進行合作,加快量產。其詳細研究成果會在今年11月的千葉科學會議上發佈。

除了手機,還有望與電動汽車結合

由於鎂電池續航力高、又小,本田打算先從手機及其他便攜設備開始著手進行商業化的應用,預計2018年便能實現鎂電池產品化的美景,而他們也指出,若能再提高耐熱性能,將有望結合混合動力車及電動汽車使用。因為若電動汽車使用鎂電池,不僅因為放電量的關係而能夠將續航里程再提高,加速性能也將有很大的提升,不會再受限於鋰電池續電量不足且高損壞率的缺點。

未來我們的電池將會更安全,電子設備將擁有更高的續航力及更少的充電時間,也會因為鎂電池的高效率及穩定性,電池將能使用更久,也更輕便環保。


2015年6月1號, Green Car Congress等各大相關網站,均刊登了一篇與鎂離子電池相關的新聞:"豐田汽車研究團隊發表了最新具突破性的高能量鎂電池的電解質技術 (Toyota Research team reports significant advance in electrolytes for high-energy Mg batteries) [1]”,由豐田在北美Dr. Rana Mohtadi帶領的研究團隊研發出一種穩定電壓(3.8V)、電解質不具腐蝕性且庫倫效率大於99%的鎂離子電池。時間拉回2011年年初,豐田公司計畫開發鎂金屬和硫化物所製成的新一代電池 [2],預計花十年在2020年完成;從2011年至今,一直有鎂離子電池的研發捷報頻傳。

事實上,研究人員在1980年代便嘗試製造鎂離子電池,直到2000年左右,以色列Bar-Ilan大學的D. Aurbach團隊克服了鎂的缺點,發展出有機鹵素鋁鎂(Mg organohalo aluminate)液態電解質及Mo6S8陽極的雛型電池,使重量輕、無毒、便宜的充電鎂電池成為可能;2003年,又發展出新式固態電解質,且兼具便宜、導電度佳、工作溫度範圍很廣(0~80℃),進而發展出更好的陽極材料來增加鎂電池的儲能密度 [3]。2014年台灣成功大學材料科學及工程學系教授洪飛義與貴重儀器中心組成的研究團隊亦利用控制氧化鐵還原機制,大幅提高鎂電池穩定性,此效率高耐溫強的鎂離子電池,未來可望取代鋰電池。Tesla CEO曾多次表示,Tesla和其超級工廠準備發展鎂電池

鎂離子電池與目前主流的鋰離子電池相比,有以下的優點 [4]:
  1. 成本低廉且安全:鎂的地球儲量豐富且無毒性。
  2. 儲能性能較高:鎂離子以Mg2+的形態存在,而鋰離子是Li+,因此若兩塊電池分別使用了同等密度含量的鎂離子和鋰離子,使用鎂離子作為傳遞電子介質的電池能量存儲密度將是鋰電池的兩倍。因此鎂離子電池的帶電量高、每克儲存較多電荷,使汽車行駛距離更長、增加電子產品使用時間。
  3. 可沿用鋰離子電池工廠:從傳統鋰電池到鎂電池的轉型,在電池設計方面並不會受到太大的影響,工廠只需更新相應的流水線作業工具。
然而,鎂離子電池亦有移動速度慢的缺點 [5] [6]:鎂離子以Mg2+的形態存在, 當鎂離子和兩個電子結合時,整個原子核就擁有了兩倍的負電荷,而負電荷量越多,吸引其他鎂離子的能力也就越強,根據實驗成果,鎂離子大約會受到四個相鄰離子影響。因此,當鎂離子攜帶著兩倍的電荷,要在充滿電解液的兩極之間運動的話,速度自然慢了很多。因此,找出適合鎂離子移動的電解液,是重要的研究方向。
圖一、電腦模型顯示電解液中的鎂離子會受到相鄰四個其他離子的影響

針對上述問題,研究者提出兩種解決方法 [6]:
  1. 研制鎂金屬陽極:這類陽極能高效地轉移電荷,但與常規電解液不兼容。因此研究人員正尋找能很好地和鎂兼容的新型電解液。
  2. 研制能兼容常規電解液的新型陽極:豐田公司的論文證明它值得進一步研究,特別是在尋找一種高電容、高電壓陽極方面。
相較鋰金屬,金屬鎂的開採成本較低,同時利用價值卻很大。豐田目前已經在相關技術上投入了巨資,而特斯拉也曾多次在公開場合表態,特斯拉及其超級電池工廠已經做好了擁抱鎂電池的準備[6]。開發鎂電池能夠帶來諸多好處,因此商用化的可行性非常高。(1102字;圖1)

控制血糖找無門?醫學證實:日食16根秋葵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採訪報導)年過半百的蘇先生半年前確診為代謝症候群,醫師建議改善暴飲暴食的習慣,並需長期服用藥物以控制血糖,為此,太太對飲食嚴格把關,讓他吃飯變得很痛苦,為了擁有健康生活,蘇先生自行上網找了許多控制血糖的方法,得知秋葵有許多研究實證輔助控糖,便自己嘗試製作秋葵水,卻因口感黏膩且耗時而放棄,後經朋友介紹,每日飲用2次秋葵萃取物,一個半月後血糖明顯改善。
每日飲用秋葵水 一個月間血糖降1/2
大葉大學生物產業科技學系副教授宋祖瑩長期進行血糖代謝的中藥研究,其父親也長期為代謝性症候群困擾,在得知秋葵的功效後便讓父親每日飲用足量的秋葵水,一個月間血糖從300mg/dl降為150mg/dl,整整降了1/2。
對此,宋祖瑩教授與中國醫藥大學營養學系副教授楊惠婷,針對秋葵植株、花、籽進行深入研究,經過1年多實驗發現,16根秋葵萃取物可有效控制血糖,87.5%的受測者,在8周內平均血糖從163.4mg/dl降為141.0mg/dl,持續觀察飲用8周後,受試者平均血糖也改善14%。
異槲皮素抗氧化性 有效降低血糖水平
秋葵含有豐富水溶性的膳食纖維,配合足量的水可以阻止腸胃吸收碳水化合物,實驗結果同時也發現,秋葵的「異槲皮素」與「血糖控制」有正相關,異槲皮素具有抗氧化性及調解葡萄糖代謝作用,能夠有效改善血糖水平。
150萬糖尿病患 45%飲食控制認知錯誤
全台灣有超過150萬的糖尿病患者,而根據資料統計,有45%患者飲食控制認知錯誤,台灣營養學會營養師鄭師嘉表示,許多糖尿病患者需進行少鹽、少糖、少油等飲食限制,而為了有效控制血糖,試圖依靠飢餓療法等極端方式,不但無法有效控糖,反而容易使血糖範圍飄移、熱量不足造成身體機能失調,坊間也盛傳許多未經證實的控糖飲食偏方,患者隨意大量嘗試之下血糖不降反升。
吃「素顏」澱粉 適量蛋白質、水分補充
鄭師嘉營養師補充,大多數病友較難達到良好的飲食控制,建議病友可以在餐前拍照,將照片帶到診間與醫師或營養師討論,另外,若擔心吃太多碳水化合物導致血糖升高,可在餐前喝秋葵水增加飽足感,其實只要吃足夠的「素顏」澱粉,如地瓜、芋頭等未加工過的食物、適量蛋白質、水分補充得當、水果慎選甜度,血糖控制將不再困擾你。

2016年3月16日 星期三

可直接以手機觀看的USB內視鏡頭

可直接以手機觀看的USB內視鏡頭

從前以為只會在醫院出現的內視鏡愈來愈親民了,現在只要接個USB就可以使用。鏡頭5.5公分,線長3.5公尺,附有6個LED燈,無論是很窄的縫細還是水管都可以看的清清楚楚。目前只支援Android手機,前端可以再外接磁鐵、勾子,也可以加裝側視的輔助鏡,不用鑽來鑽去彎腰爬高弄的全身髒臭,也可以完成工作。  售價3980日元這裡有賣。

豐田在商用車領域導入燃料電池技術

豐田在商用車領域導入燃料電池技術,與業界合作展示燃料電池堆高機

圖片來源: Car.Watch
目前最積極發展燃料電池車的應該還是日系車廠了,尤其是豐田已經將燃料電池車輛 Mirai (未來)商用化,也可看到豐田希望透過 Mirai 讓更多人認知燃料電池車輛的優點;而豐田更進一步的將燃料電池帶到商用車輛,與包括日本政府機關與業界合作,展示採用燃料電池的堆高機,以及一套透過風力系統產生燃料電池所需的氫氣的發電系統,目前預計 2018 年正式啟用。
同樣是電動車,燃料電池車輛不需要連接插座,也不需要在車上裝著大量且笨重、後續老化回收也不知道怎處理好的鋰電池,而是透過高壓氫氣起化學作用後進行發電並驅動車輛的馬達,相較電池充電補充氫氣甚至比汽油快,而排放出來的也是純淨的水;聽起來相當環保,但由於高壓氫氣生產成本高昂且取得不易,加上高壓氫氣也因為氫氣本身易燃問題,有著設站與運輸的安全性問題,故目前即便在日本也不是很普及。
圖片擷取自:豐田
所以豐田此次與橫濱市合作,透過其大功率風力發電廠作為能量來源,藉此驅動東芝製造的高壓氫氣製造裝置,並透過岩谷公司的簡易清氣填充車輸送到京濱臨海部的 12 輛燃料電池堆高機,並提供給果菜市場、冷凍倉庫與物流倉儲使用。
這款燃料電池堆高機重 2.5 噸,氫氣容量 13.4Nm 立方,僅需要 3 分鐘進行氫氣填充,就可運作達 8 小時,相較電動式堆高機動輒 6-8 小時的充電,提供更實用的充能與運作時間比。

2016年3月14日 星期一

關於 Google AlphaGo 深度學習平台

同樣的招式對聖鬥士是沒有用的!閒聊關於 Google AlphaGo 深度學習平台

4512.jpg
今天科技業界發生一件有趣的大事,就是由 Google 的 AlphaGo 人工智慧與韓國棋士李世石的世紀對決,無論今天最終是人類獲勝或是電腦獲勝,都是相當值得玩味的。不同於當年 IBM 深藍超級電腦與俄羅斯國際象棋棋王卡斯帕羅夫的對決, AlphaGo 是以更新穎的機械神經網路架構的深度學習系統所打造的人工智慧,變數也會更多。
過去的人工智慧是在系統所預設的邏輯內找尋對應方式,故需要給予超級電腦足以應對各種情況的邏輯庫,它才能夠持續變強,但問題在於過去的人工智慧只是按表操課,宛如早期的遊戲的 AI 一樣會有規律與破綻,也就是會有一定的套路。
gtcdz84_0.jpg
當然畢竟深藍是那個時代的超級電腦,能夠容納夠多的邏輯庫,除非遇到邏輯庫中沒有的情況,否則人工智慧仍可找到因應的辦法,但邏輯庫的建立仰賴人工加入與修正,電腦本身並沒有所謂的學習能力,也只能見招拆招,但如果被找到破綻,在修正邏輯前就會持續被同樣的手法擊破。
不過近年因為異質運算硬體被業界接受,運算效能大幅提升,基於機械神經網路的深度學習平台成為新一代人工智慧的主流,不同於過去見招拆招的做法,深度學習的人工智慧一言以蔽之就是"同樣的招式對聖鬥士沒有用的",也就是全新的人工智慧系統能夠從錯誤中重新學習,不再犯下相同的錯誤。
gtcdt78.jpg
這個部分在去年 NVIDIA GTC 時, Google 的資深科學家暨工程師 Jeff Dean 在主題演講就介紹過深度學習系統的魅力;在新的深度學習系統,人工智慧不再是從資料庫中撈對應的資料,而是餵給它大量素材,並告訴它素材所代表的意義,系統會去分析素材的共同元素,並自行建立邏輯,在面對新的資訊時透過建立的邏輯去判斷。
而這樣的新式人工智慧系統所需要的並不是持續增加正確的素材,反而是要挖掘它所辨識錯誤的素材,並告知系統它犯了錯誤,此時系統會將這些錯誤素材重新拆解分析,並找出錯誤點,為系統邏輯持續修正。
gtcdt158.jpg
gtcdt162.jpg
當時 Jeff Dean 舉的例子也很簡單易懂,當時利用 Google 所開發的深度學習系統試玩 Atari 的一系列經典遊戲,例如打磚塊,一開始只讓系統知道怎麼操作、遊戲的原則,讓系統自行試玩,一開始系統當然很笨,就跟剛接觸遊戲的新手一樣只知道要追著球跑,不過隨著玩的時間越長,系統持續修正邏輯之後,恐怕少有人類玩家能夠達到那樣的水準。
Google AlphaGo 也就是這樣的一套系統,透過學習基礎的圍棋理論,不斷進行實戰驗證,而後持續使邏輯加強,使其邏輯日益完整;雖然以現在人工智慧系統的演算力其實與真實人類還有明顯的落差,但是相較於人類的大腦需要處理生活種種事物,系統僅需針對單一的事情進行處理,也不受身心狀況影響,故更可做出正確的判斷。
gtcdz76_0.jpg
也因此,目前各車廠與系統廠正在開發的自動駕駛系統也是藉由深度學習系統進行開發,不過畢竟行車駕駛相較上面短片展演的打磚塊、太空侵略者等 Atari 早期的遊戲有較多的複雜因素,且汽車可沒辦法接關重來,故開發自動駕駛平台都會先預載一套預先寫好的基礎邏輯,把自動駕駛車放到實際環境則是為了驗證成果。
無論這次的對弈結果如何,對於 AlphaGo 都是會持續進化的,畢竟 AlphaGo 不會因為挫敗而情緒不佳,也沒有人類的羞恥心,更不用說輸了要再次挑戰復仇之類的,對系統平台不過就是一場驗證邏輯的過程而已,即便輸了,下次再跟它對戰,依舊也只會更難纏而已。

未來Wi-Fi 更節能,耗電量降至萬分之一

編者按:作者April Glaser,著名極客聖經《連線》雜誌 ​​的撰稿人。

準備好感謝就讀於華盛頓大學的未來電氣工程師們吧,他們正在試圖解決老生常談的Wi-Fi 耗電問題。當越來越多的設備連接到雲端,耗電問題顯得愈發突出,更不用說人們還總是在痛苦地尋找信號或試圖增強信號了。

這群還是學生的研究者發明了一種新型的硬件,與傳統的Wi-Fi 網絡相比,耗電量降至萬分之一。這項新技術名為被動Wi-Fi (Passive Wi-Fi),用起來和家用路由器差不多,但是更加省電。讓我們用數據說話,以目前發展水平來說,低功率的Wi-Fi 耗電幾百毫瓦,而新技術僅僅耗電10 至50 微瓦——耗電量降至萬分之一。

一般Wi-Fi 需要兩台無線電接收裝置相互傳遞信號。由於同時會有幾台設備在相同的頻率(2.4 千兆赫或5 千兆赫)上,Wi-Fi 需要耗費大量電能從任意電子信號中分辨信號。每一台設備都包含一台能夠產生無線電波的射頻發射器和一塊把音頻信號編譯成基帶碼的基帶芯片。有了被動Wi-Fi ,只有一台設備會產生用來接受和傳送信號的模擬射頻,而不是每一台設備都產生模擬射頻。射頻頻率會通過各自獨立的無源傳感器傳送到連接至Wi-Fi 的設備上,無源傳感器僅僅由基帶芯片和天線組成,幾乎不需要耗什麼電。這些傳感器採集信號,並且將可識別的Wi-Fi 信號反射到任何一台內置Wi-Fi 集成電路片組的設備中去。

這一技術聽起來很像多跳網絡,信號在天線陣元之間跳來跳去,但事實並非如此。多跳網絡利用多個路由器,每一台路由器都有完整的模擬射頻發射器和數字基帶芯片,用來接收和轉播信號。

項目組中的一名學生成員Vamsi Talla 稱:“低耗能的被動Wi-Fi 並沒有發射任何信號,它僅僅通過映射來創建Wi-Fi 數據包。與互聯網設備相反,這項傳輸技術超級節能。”

這個過程中發生的“映射” 被稱作“逆向散射”。與傳統Wi-Fi 設備完全佔用無線電信號不同,華盛頓大學的學生們成功地研發了通過逆向散射就能發射信號的Wi-Fi 設備。

眼下大多數設備沒有內置具備逆向散射功能的硬件,因此無法將Wi-Fi 數據包發送回連接至互聯網的路由器。但是一旦這項技術成熟了,由於它解決了連接Wi-Fi 的設備的能耗問題,能夠使用這項技術的設備一定會獲得大量生產。

必須要指出的是,被動Wi-Fi 仍然需要運行一台Wi-Fi 路由器,而後者可不是什麼節能的設備。2013年,美國環保署為了鼓勵生產更節能的家庭網絡設備,甚至專門為此類設備設立了能源之星證書。美國環保署的網站上寫道:“如果所有美國已經出售的小型網絡設備擁有能源之星認證,那麼每年就能節約能耗超過5 億9000 萬美元,每年減少溫室氣體排放超過70 億磅。”被動Wi-Fi 節能的原因是設備內置的Wi-Fi 集成電路片組通過無線網絡進行傳輸,而不是通過連接至上行鏈路的路由器進行傳輸。

至於使用被動Wi-Fi 能否延長電池壽命還有待考察,因為一台設備中能夠影響電池壽命的組件太多了,屏幕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華盛頓大學電氣工程學的研究生,同時也是被動Wi-Fi 項目組一員的Bryce Kellogg 則認為:“使用被動Wi-Fi 延長電池壽命的程度就和不開Wi-Fi 差不多。”

在不遠的將來,我們使用的設備可能會內置無源傳感器,傳送新發射波將成為過去時,取而代之的是將數據包映射至路由器。現在使用已有技術可以減少將Wi-Fi 傳送至設備的能源。

Kellogg 說:“我們的被動Wi-Fi 設備傳送速度可達11 兆每秒。” 這一速度是藍牙傳輸的11 倍。藍牙技術與Wi-Fi 相比,優勢在於相對耗能較低。然而被動Wi-Fi 耗電量只有藍牙的千分之一,而且藍牙傳輸不能加密,被動Wi-Fi 則和傳統Wi-Fi 一樣,可以加密傳輸。

11 兆每秒或許比藍牙要快,但依然比大多數家用寬帶速度要慢。佐治亞理工學院的工程師ChrisValenta 告訴記者:“由於逆向散射無線電技術比主動無線電技術範圍更小,可靠性更差,數據傳輸速率更低,你沒辦法通過這一技術觀看YouTube 上的視頻。然而對於大量物聯網設備而言,這項技術太完美了,因為手機上最耗電的就是無線電。”

由於Wi-Fi 非常耗電,它並不是智能設備連接互聯網的最佳選擇。正如Kellogg 所言:“智能家用設備的通信過程非常耗電。”

目前為止,被動Wi-Fi 還只是一項試驗室研究項目,然而在未來,或許每一台連接Wi-Fi 的設備都會內置一個無源傳感器。也就是說,我們的電子設備能直接將數據包映射至路由器,而不是通過Wi-Fi 廣播新的發射波來進行數據傳輸。即使是在現在,使用這項技術已經能節省用於把Wi-Fi 傳送到設備耗費的能量。

除了以上優點外, Kellogg 還補充說:“因為被動Wi-Fi 只需要一些簡單的組件,所以把這些組件整合到現有的智能手機或平板等設備中既便宜,又簡單。另外,它甚至還能再利用設備中內置的天線。”

“這項技術能夠切實減少數據傳輸時的耗能,從而使得物聯網設備可以來回發送少量數據。” Valenta 指出。隨著越來越多的智能設備依賴電池供電,而不是用插座充電,如何節約電池電量將會是一個長久的重要問題。這些學生研究者們正試圖創造一個更加節能,更加網絡化的世界。據他們說,已經有公司在和他們接洽,試圖把他們的構想變成現實。

注:本文譯者 Ariadne 。

電磁波退散!新款Wi-FI分享器耗能少10000倍

國外曾經有一群非常小眾的人對外聲稱自己得了 Wi-Fi 過敏症,因此根本無法居住在幾乎到處都有 Wi-Fi 訊號的城市,只能離群索居,在野外過著相對原始的生活。不論他們的感受是不是過度誇張的例子,網路設備產生的電磁波與健康之間的關係,還是不時會出現在公眾討論上。
因此這款尚處在原型、稱作 “被動 Wi-Fi”(Passive Wi-Fi)的 Wi-Fi 分享器,便主打所需要的能量,能比市面標準低上一萬倍之多(平均落在 1000 倍),進而減少自己的耗能與釋放的電磁波。事實上,這款 Wi-Fi 需要的能量,甚至還比手機藍牙少,非常有利健康和節能。

來自美國華盛頓大學的開發團隊,是透過先將一個設備插上插座,讓這個插座產生類比訊號,再經由 Passive Wi-Fi 感應器,將訊號轉變成數位(比起類比訊號,數位訊號非常節能)。由於這個轉變過程幾乎不需要能量,使得這款分享器可以不停地產生極低能量的訊號供各種設備使用,創造極低的總耗能。此外,雖說是低能量,但它的涵蓋範圍還算是相對合理,廣達 100 英呎,相當於 30.5 公尺,足夠應付一般的小家庭。
不過雖然它非常節能,很適合日後應該會陸續出現的物聯網小物,但它的網速實在和本世紀以來發展成熟的當前 Wi-Fi 分享器差別不小。事實上,現在的 Wi-Fi 分享器,理論上限大概都能拉到至少每秒 300 mb,但 Passive Wi-Fi 卻只有 11 mb。
電磁波退散!新款Wi-FI分享器耗能少10000倍
目前這個設計正由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挹注資金,按照人類的科技史,我們其實還很有機會等到一款速度更快(或至少不變)、但節能性更強的 Wi-Fi 產品。

2016年2月18日 星期四

無人車福音 厘米級GPS準度問世

無人車福音 厘米級GPS準度問世

美國加州大學河濱分校研究團隊近日將發表低成本的厘米級GPS準度運算技術,將造福汽車導航、定位、手機等一般應用。(photo by Ken on flickr- 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美國加州大學河濱分校研究團隊近日將發表低成本的厘米級GPS準度運算技術,將造福汽車導航、定位、手機等一般應用。(photo by Ken on flickr- 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li …【台灣醒報記者鄭國強綜合報導】無人車要能趴趴走,衛星定位是它的雙腳,若誤差太大,動不動就會撞到前車保險桿,可能沒人敢坐。根據網站《GPS Daily》報導,美國加州大學河濱分校研究團隊開發了新的、成本更低的結合GPS的資訊與慣性測量元件(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 IMU)運算技術,把衛星定位準確度從「公尺」提高到「釐米」等級。
美國加州大學河濱分校電子與電腦工程系主任Jay Farrell教授所領導的團隊即將在國際電機電子期刊《IEEE's Transactions on Control Systems Technology》發表提高GPS定位的技術。研究團隊將GPS的資訊與IMU的資料組合到一起、更高效率的位置檢測演算法,取代傳統高成本的縮小誤差方式。
衛星定位原理靠著使用者、衛星、地面站三個單位,根據訊號傳出與傳回的時間差、距離做為演算基礎,用4顆衛星定出緯度、經度、高度與時間差。包括俄羅斯、日本、中國的太空研發團隊都在朝衛星定位厘米級誤差技術研發,目前也有通過組合GPS與IMU來獲得高位置精度的方法。
「新的演算法運算成本很低,負擔即時線上處理資料的系也不會增加負荷太多,這對於許多只有低級的處理器的電子設備如手機來說是個好消息。」Jay Farrell教授所指現有技術,是以高昂的計算成本為代價的,不但運算量非常大,也耗時,通常只有太空產業、軍用無人機負擔得起這樣的成本。
Jay Farrell教授表示,「為了無人汽車的安全性,很多的情況下,不僅需要知道這輛車目前在哪個車道,還需要知道它在車道中具體的位置,這就需要精度非常高的位置資訊。」參加這個組裡項目的兩個成員已被手機晶片大廠高通和Google公司網羅。

「5D 光碟」能儲存 360TB 內容, 放足 138 億年!

這隻「5D 光碟」能儲存 360TB 內容, 放足 138 億年!

這隻「5D 光碟」能儲存 360TB 內容, 放足 138 億年!
現時的儲存硬碟其實已經不太足夠應付人們的需要,儲存量往往不足,而且壽命也不夠長。如果只有一個備份,萬一硬碟壞了就會失去所有珍貴的資料。現在科學家新發明一種「5D 光碟」,就能完全超額解決這兩大問題。
這隻「5D 光碟」能儲存 360TB 內容, 放足 138 億年!
這隻光碟用玻璃及納米結構製造,以鐳射寫入資料。傳統光碟 例如 CD 使用微小的凸痕來記錄資料,凸起的代表 1,沒有凸起就是 0,所以稱為 “2D”。但這隻玻璃光碟卻是 5D,除了看有沒有凸痕還會看所在位置、大小、方向等特徵來記錄資料。
這隻「5D 光碟」能儲存 360TB 內容, 放足 138 億年!
結果這麼細小卻能有 360TB 的容量,而且無論甚麼檔案都可以放在裡面。要讀取裡面的資料也不難,研究人員預計如果能夠普及,數年之後就可以造出像 DVD 機那樣的 5D 碟播放機。
這隻碟的另一個能力比儲存量更驚人:耐用度。就算在 190°C 高溫也可以存放 138 億年而不失去任何資料,就算在 1,000°C 的環境下也能保持穩定狀態。這個時間相等於宇宙現在的歲數,換句話說這隻碟會比你長命很多很多。因為玻璃是強硬和穩定的物料,而且熔點極高。

研發的大學希望 5D 光碟能夠普及讓所有人使用,但暫時未知道何時能做到。或許數年之後,我們就可以將一生的記憶存放在一隻能放在褲袋的小光碟了。

2016年1月13日 星期三

無人駕駛直昇機 Ehang 184,空中遠離塞車直達目的地!

【2016 CES】無人駕駛直昇機 Ehang 184,空中遠離塞車直達目的地!

【2016 CES】無人駕駛直昇機 Ehang 184,空中遠離塞車直達目的地!
當馬路塞車時,總是覺得心浮氣躁,恨不得前面的車子趕快消失,尤其趕時間的時候,更是希望會有輛直昇機可以直接把我們接送到目的地!過去這種想法就像是個神話,而在今年的 CES 大展中,Ehang 億航科技 推出新款 無人機 Ehang 184 更將成為全球首款計程車飛機!
【2016 CES】無人駕駛直昇機 Ehang 184,空中遠離塞車直達目的地!
Ehang 184 無人機外型就像是巨大的四軸飛行器,高 1.5公尺、機身僅 199.58公斤,能負重 100公斤以內的物品,具有 106W 最大輸出,能以每小時 97公里的速度持續飛行 23 分鐘。
【2016 CES】無人駕駛直昇機 Ehang 184,空中遠離塞車直達目的地!
特別的是這款無人機沒有駕駛艙、飛行員、方向盤、控制面板和開關按鈕,只有一個乘客專用座位。
【2016 CES】無人駕駛直昇機 Ehang 184,空中遠離塞車直達目的地!
要搭乘這輛無人機,乘客只要輸入目的地,在飛行過程中根本不需要人來控制。
【2016 CES】無人駕駛直昇機 Ehang 184,空中遠離塞車直達目的地!
只是…沒有飛行員也代表,如果飛行旅途發生故障,乘客也沒辦法處理,雖然 Ehang 表示這款無人機的系統擁有多個備份,當乘客面臨生命危險時,無人機會自動著陸、維護安全。
【2016 CES】無人駕駛直昇機 Ehang 184,空中遠離塞車直達目的地!
不過,不管怎麼說,無人機計程車的推出,也代表科技向前邁進!只是,未來在天空管制、無人機量產也都將成為新課題!

2016年1月9日 星期六

浙江大學研發新型記憶塑膠

浙江大學研發新型記憶塑膠


(中央社台北9日電)新華社報導,浙江大學化學工程與生物工程學院研發出新型的記憶塑膠,雖然在較低溫度下可以被折疊成其他形狀,但遇熱就能恢復原有形狀,未來或許能用於心臟支架等醫療器材。
報導指出,論文已於9日發表在期刊「科學」旗下的刊物「科學進展」上。
報導指出,浙大化學工程與生物工程學院教授謝濤所帶領的團隊,所研發出的新型記憶塑膠,能多次植入複雜形狀記憶,遇熱即展現多樣形變。
例如1張塑膠薄片放置到攝氏60度的熱水裡,幾秒鐘內就收縮變形成了一隻紙鶴。
謝濤表示,記憶塑膠是一類能夠固定臨時形狀,並且在外界刺激下回復到初始形狀的智慧材料,在柔性電子、生物醫學和航空航天等領域應用前景看好。
研究人員認為,這一材料應能用於生物醫療或柔性電子等高附加值應用領域,如心臟支架。謝濤說,希望它在到達植入目的地後,可以舒展成為一個複雜三維形狀,變成有用的醫療器材。

2016年1月6日 星期三

新一代 Wi-Fi 降臨: 802.11ah “HaLow” 超強能力

新一代 Wi-Fi 降臨: 802.11ah “HaLow” 超強能力, 藍芽或極速被淘汰

現時最新的 Wi-Fi 制式是 802.11ac,不少裝置還是在去年才配備,不過新一代 Wi-Fi 很快就會降臨了。Wi-Fi 標準商業聯盟已經正式宣佈,全新 Wi-Fi 制式:802.11ah “HaLow”。
新一代 Wi-Fi 降臨: 802.11ah “HaLow” 超強能力, 藍芽或極速被淘汰
簡單來說,這個新 Wi-Fi 的目標就是要取代 Bluetooth 藍芽。HaLow 的耗電量很低,可以在十分細小的裝置使用。功能方面基本上能做到所有藍芽能做的東西,但訊號範圍更廣,穿透牆壁的能力更強,而且可以直接連接 Wi-Fi 路由器及互聯網。最能夠利用 HaLow 的裝置類型包括智能手帶、手錶等穿戴裝置,以及各種智能家居裝置。
新一代 Wi-Fi 降臨: 802.11ah “HaLow” 超強能力, 藍芽或極速被淘汰
為何 Wi-Fi HaLow 的秘密在於使用 900MHz 頻率,令訊號範圍和穿透力比現存 2.4GHz 及 5GHz 頻率的 Wi-Fi 強得多。不過代價就是資料傳送能力也比現存 Wi-Fi 弱得多,所以主要不是用來上網,而是讓裝置間中傳送小量資料。

手機、平板、電腦、路由器等,都需要配備新的 Wi-Fi 晶片才支援 802.11ah “HaLow”。表示所有現存裝置都不會支援。而配備 HaLow 的裝置將會在 2018 年開始陸續面世,或許屆時就是藍芽慢慢消失的開始了。

物聯網由於牽涉廣泛,面對不同的應用情境也會需要不同的聯網型態,而整個物聯網市場又被視為下一波的技術發展浪潮,故也讓各種通訊組織紛紛為其制定新標準,例如藍牙聯盟的 Bluetooth LE  LTE 的 LTE-M 、 NB-LTE 等等,都是為此而生的標準,另外像是車聯網也有如  802.11p 等,而 WiFi 聯盟又宣布一個針對低功耗物聯網的標準,稱之為 WiFi HaLow ,基於 802.11ah 規範,雖預計 2018 年才開始驗證,不過應該可見不久的未來就會出現"準" WiFi Halow 技術的終端商品或是晶片現身。
WiFi HaLow 的應用是針對較低功耗的領域,主要的特色是極為省電,但同時可穿牆以及具備較長的傳輸距離,針對包括智慧家庭、醫護、車載、工業、零售、農業等領域,所使用的頻段為 900MHz (非授權頻段)以及既有 WiFi 之 2.4GHz 、 5GHz 頻段,主打傳輸距離約為一般 WiFi 一倍以上,但未強調傳輸速度,可視為以穿牆以及低功耗為優先的技術標準;另在技術佈局方面, WiFi 聯盟則是希望 WiFi HaLow 與現有的 WiFi 以皆為 IP 網路架構的特色,作為簡化物聯網架構的戰略。
當然如此一來 WiFi HaLow 在某些方面就與藍牙聯盟預計在 2016 年的技術藍圖相當接近,可視為這是 WiFi 聯盟想要再次與藍牙聯盟互搶的標準,畢竟藍牙聯盟在公布 Bluetooth 3.0 時,也針對高速傳輸曾以 802.11 為基礎宣布 Bluetooth 3.0+HS 標準,對於長期以 802.11 規範做為技術基礎的 WiFi 聯盟也很不是滋味。